呼子易学思想(9):易经是中国人的生死书

易经洛书 2023-07-22 15:05

六爻古籍经典有哪些_六爻典籍大全_六爻典籍

呼子易学思想

洛书有大用途,甚至被称为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然而,大行其道的洛书却来历不明

易经候鸟法则论。

易经是中国人的生存方法和生活方式。

易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易经是中国人的生死书。

呼子易学体系(9)

这里是【呼子易学思想·呼子先天易传】

我们讨论易经。

我们讨论洛书。

洛书

洛书古称龟书,是说乌龟甲壳上的纹路类似洛书,也由此形成与乌龟身体部位有关的洛书记忆口诀:

戴九履一,

二四为肩,

三七为腰,

六八为足,

五居中宫。

圈点洛书上,白圈表示阳数,黑点表示阴数。

数字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为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称阴数。阳数位居四正位,阴数位居四隅位,五数居中宫位。

洛书纵、横、斜每条直线上的3个数之和均为15。

洛书宫位配后天八卦:九离中女位,一坎中男位,二坤老母位,四巽长女位,三震长男位,七兑少女位,六乾老父位,八艮少男位。八卦只有八个,洛书有九宫,五中宫位上无卦。

洛书数字配先天八卦与父母宫位:

一乾为父,八坤为母,六巽长女伺父母。三震为长男,五坎为中男,七艮为少男,三子成排父母前。四离为中女,九为神道,二兑为少女。中女、少女享鬼神。

一三五七单数为男,二四六八双数为女,九为鬼神出入之门户。

关于洛书来源有种种说法。

伏羲说。孔子《易传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世认为孔子在这里说的圣人指伏羲。

黄帝说。《史记》:“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水经注洛水条》引《地记》说:“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宋书》说:“黄帝坐于玄沪洛水之上,有凤凰衔图置帝前。”罗萍注《河图玉版》云:“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沪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最为著名的是大禹说。相传大禹治水时,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治水成功,并依次划天下为九州。

《尚书洪范》讲洪范九畴,刘歆认为洪范九畴即洛书。《后汉书五行志》载:“禹治洪水,得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史记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汉代出现《易纬》一书,认为有经就应该有纬。《易纬》内容包括《乾坤凿度》《乾凿度》《稽览图》《辨重备》《通卦验》《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坤灵图》等,典籍中的洛书与后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均最早见于汉代易纬之类。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阳侯墓中出土太乙九宫占盘,图式与洛书相符。

洛书数字本太乙九宫而来。九宫配合八风、八卦,演夜空星斗之象。中央一宫即洛书中宫。认为洛书是古人观测天象的产物,太乙(北斗星)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定位天心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区域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

北斗七星古称帝舆,说北斗七星为北极帝星所乘之车,因北斗绕北极旋转,就是北极帝星乘车临御八方之象,根据斗柄旋转指示的八宫方位,便能推知四时八节不同时序。洛书分为九宫,太乙居中,一年依次运行八宫。八宫的名称依春、夏、秋、冬一年流转的时序分别是冬至北方坎宫,立春东北艮宫,春分东方震宫,立夏东南巽宫,夏至正南离宫,立秋西南坤宫,秋分正西兑宫,立冬西北乾宫。所配是文王后天八卦。汉唐两代,还没有出现先天八卦,所讲都是后天八卦。

北宋刘牧称十数图即五行生成图为洛书。南宋蔡元定称九数图为洛书。与刘牧说相反,朱熹认为“古今传记,自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皆以河图授牺、洛书锡(通赐)禹。洪范又明言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而九宫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正龟背之象也”。定九宫图为洛书,成为宋代以后流行用法。

后世各种风水流派无一不使用洛书。

九畴说已经带有风水性质。《易图明辨九宫》:“古之制度,大而分州,小而井田,莫不以九为则,明堂亦然。其制皆起于黄帝,在伏羲画卦之后,八卦之分位已定,并其中数之则为九。九州、井田、明堂皆黄帝所以法八卦也。九宫盖即明堂之九室。”

《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洛书成为我国古代朝代建立都城模式。洛阳东周王城南北七里,东西八里,汉魏洛阳城南北9里六爻典籍,东西6里,长宽之和皆为15里,西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都是南北各长15里,北魏洛阳城南北长为15里。无不本于洛书15数是最平衡圆满之数。

风水中玄空派的九宫飞星,东西四宅派的八宅划分,过路阴阳派的一三五七要砂,二四六八要水的划分,无不依据洛书九宫。

后世的奇门遁甲使用洛书。《奇门遁甲烟波钓叟歌》:“神龙负图出洛水六爻典籍,彩风衔书碧云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所谓遁甲,天干是十个,洛书只有九宫,天干多出一个,把十天干之首的甲并于其他天干内,谓之遁甲。奇门遁甲分天盘九星、人盘八门、地盘九宫、神盘八神四层使用,是在洛书九宫数中一一对应,各盘参数设立起始宫位,又随四季交替,时间推移,天盘、神盘、人盘以地盘为基准,随九宫数偕时而行,三奇六仪也因时注入。据说最初奇门遁甲是一千八十局,乃风后所为,后姜尚删减为七十二局,张良又精简为十八局,分阳九局、阴九局,流传应用至今。

法术奇门依据洛书九宫行法。道教作法离不开洛书。

用于军事,成为古代战场上排兵布阵的基本阵势。

有人认为,洛书与河图相比较而言,洛书标志着中国原始文化的更高成就。洛书只用九个自然数排列成一个简洁直观图形,形成华夏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九宫图,且奇妙结构和无穷变化令中外数学家为之叹服。说洛书开了幻方数学的先河,成为组合数学的鼻祖。数学家华罗庚甚至称“洛书可能作为我们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说外星球的人只要数数就行了,不必依靠任何语言。

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历算著作《周髀算经》中讲:“洛书者,圆之象也。”洛书使用数字构造出的一个圆之象。洛书横、竖、斜数之和都是十五,条条线线都能协调起来,达到一种特稳定态。九个数的和是四十五,是十五的三倍,符合“圆者一围三”,正是《周髀算经》中所说的天圆地方概念的一个投影。

洛书应用在于动态。动态洛书说明的是一切事物的运动转化总是打破平衡又回归平衡,平衡的同时又孕育着不平衡,局部不平衡而整体平衡,平衡的整体在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又是一个不平衡的局部。

古人理解孔子“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是由河图洛书推衍出先后天八卦。河图推演出先天八卦,洛书推演出后天八卦。同时,河洛二图旋转又产生了太极图。河图洛书与天文学相结合推算出时令,河图洛书与地理学相结合就产生了风水学,河图洛书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结合就产生了中医学,河图、洛书与武术相结合就产生了太极拳等。古人对洛书推崇备至,认为它能涵盖人间万事万物。

易经中最神秘、玄幻、奇妙的是洛书。

然而,汉代人针对儒家的经书编撰的纬书类有《尚书纬》《周礼纬》《春秋纬》《诗经纬》之类,洛书是出自纬书中的《易纬》,全部是出自汉代,不是真正出自易经,也不是出自易经创立时代。那么,易经经文中有没有洛书存在的依据?

我们说,洛书是易经中的用九用六图。没有洛书,根本无法最终解释乾坤两卦,无法解释乾坤两卦中为什么各自多出个用九爻和用六爻,无法真正解释乾卦用九爻“群龙无首,吉”,坤卦用六爻“利永贞”。整个易学史上解释为什么“群龙无首”反而“吉”,无不是奏和着讲一下、糊弄一下就给讲过去的。

讲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的传人从来讲不清楚什么是龙。说龙是各种动物爬虫类的组合体,那么中国人就是各种动物爬虫类组合成的传人?说龙是一种虚构动物,那么中国人就只是一种虚构动物的传人?说龙是天空夜晚的星宿苍龙,查一下中国人是什么时候才有了对星宿的认知与命名的,是汉代,那么是汉代中国人才成为龙的传人的?或许是?中国人的主体民族至今称作汉族。然而,还努力追究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史干什么呢?

候鸟用九起飞用六降落螺旋体图式

我们讲易经主体是候鸟,乾卦更是直接讲候鸟迁徙,乾卦六爻皆取象于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根源在易经的乾卦。易经的产生远远早于汉代,乾卦取象的龙,不是指汉代才观察到的夜晚星空中的苍龙星宿。乾卦所讲的龙到底是什么?时至今日,终于有了一个答案,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著名青铜神树,树冠分三层,层层有鸟,树干为龙体,是将龙指向了鸟——候鸟。

三星堆文物与易经,形成中国文化两大难题的互证互解。两大难题,一是易经文化难题,一是三星堆文化难题。三星堆文物,可以说无处不是鸟,具有浓重的鸟文化色彩。大小青铜神树上的龙鸟主题,青铜大立人、小立人手中握着的是鸟,青铜祭坛上有几层是鸟,金腰带与金杖图案上是鸟,青铜人头像与鸟,铜尊、铜罍与鸟,玉璋、玉戈、玉琮与鸟等,在在证明三星堆文物中弥漫着鸟文化崇拜。

晴天霹雳般,三星堆文物,包括浙江良渚文物玉琮羽冠神像,在当代横空出世,必将成为横呈于中国人面前的又一大文化难题。三星堆文物以龙鸟文化为主体,似乎完全呈现出不同于中原青铜鼎类先祖崇拜的龙鸟巫觋文化崇拜特征。于是在中国、在西方,形成一股中国文化起源上的满天星斗的多元论调。

易经起源于原始巫觋文化,原始巫觋文化证据出现了,摆放在眼前了,没人想到易经?即便想到了,隐隐感觉到了,但易经中没有鸟啊。两大中国文化难题在21世纪发生交汇和碰撞,需要的是同时能够证明易经文化也是以龙鸟文化为主体,才可以做到中国文化两大难题的互证互解。

易经也是龙鸟文化。乾卦取象的龙指的是候鸟。也就是说,易经乾卦是把候鸟称作龙。在易经中,龙是候鸟的代称。

为什么把龙作为候鸟的代称,是为了创立完成易经的人们在南方亲眼目睹到候鸟要返回北方时,起飞时数万只候鸟集体组成龙卷风一样的阵势飞向高空的壮观情景。

候鸟集体起飞的阵势就是龙阵,就是洛书阵势。在一些记录观察候鸟的视频资料中我们会发现,候鸟起飞,在排成龙卷风阵势之前,在地面上,一些候鸟会到处乱跑,钻来钻去,就是在找、在确认个体在这形成龙卷风阵势中的位置,是各就各位过程,然后,轰地一声起飞了,翰音登于天了。就是乔治·帕里西发现的候鸟的群飞性(非单个),鸟的体力(每只鸟迁徙中都具备同样体力),候鸟群飞的间距与跟随,候鸟的号令(谁发出号令),研究候鸟的信息传播,什么样的传播,传播方式,鸟类是怎样实现感知的之类。是的,没有任何一只鸟发出号令,他们是同一时节点感知的,没有哪只鸟是出头鸟,没有头雁,这是易经乾卦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候鸟集体起飞,飞到应有的高度,往往会适当地超过这一高度后再降落一下,然后群鸟分别,各自飞往自己要飞往的北方家园。候鸟集体起飞往往会适当地飞过一些应有的高度后再降落一下,叫作“亢龙有悔”,无凶也无吉。不要听孔子胡说的“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之类。

候鸟起飞,在排成龙卷风阵势之前,在地面上,一些候鸟跑来跑去,钻来钻去,确认自己在这形成龙卷风阵势中的位置,就是洛书布局。

由此我们知道洛书是候鸟集体起飞时的发动机,有着巨大的动力和法力。洛书是龙图,龙是候鸟集体起飞时组成的龙卷风阵势。

由此我们知道,讲易经而不讲洛书、不懂得洛书,根本就解释不了乾卦。

坤卦用六,是回到北方后小的雁阵降落时使用的洛书阵势。

我们绘制出了候鸟用九起飞螺旋图、用六降落螺旋图,两幅图式,大有可用之处。

长按扫码联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