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古代有名的典籍,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史明朝 2023-04-17 11:01

古代有名的典籍

1、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六爻著名典籍有哪些书名,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2、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 。

3、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4、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5、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6、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

7、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

8、本草纲目(医学)

《本草纲目》这部享誉世界的中医典籍是世界科技史上最为宏大的、记述所有生民日常实用品物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医库中一部食物养生学及药物学巨著。

9、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最完善的一部医学典籍。

著名书籍书名大全中国_六爻著名典籍有哪些书名_儿童著名书籍书名大全

10、千金要方

《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古代有名的典籍是什么

主要有

1. 《搜神记》《山海经》《干宝的搜神记》《上下五千年》《封神演义》。

2.《搜神后记》《封神演义》 《上古神话演义》《淮南子》《神仙传》《中国道教诸神》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造神史话》。

3.《神宵雷法》《历代神仙通鉴》《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老子》《庄子》《上古神话演义》《聊斋志异》《子不语》《皇帝内经》《云笈七籖》《博物志》《蒿庵闲话》《神异经》《轩辕本纪》

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古代的文化典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细密的学术分科。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乃至于农、工、医、科技等,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后来才慢慢形成了经、史、子、集这样简单的四部分类。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书五经》、《六经》、《十三书》、《白虎通》等。

“史”是指历史典籍,如《史书》、《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子”是指春秋战国以来诸子之学,如《荀子》、《老子》、《庄子》、《论衡》等。

“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分为总集、选集、别集,如《乐府诗集》、《古诗集》、《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古代有名的典籍有哪些

著名书籍书名大全中国_六爻著名典籍有哪些书名_儿童著名书籍书名大全

中华哲思十大奇书:《周易》《道德经》《论语》《庄子》《春秋繁露》 《肇论》《六祖坛经》《二程遗书》《焚书》《三民主义》

中华医药十大奇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脉经》《千金要方》《本草纲目》《温病条辨》《周易》《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古代有名的典籍人物

三十世家有: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陈杞世家、卫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晋世家、楚世家、越王勾践世家、郑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荆燕世家、齐悼惠王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梁孝王世家、五宗世家、三王世家。

被我们熟悉的世家故事有陈涉世家(陈涉吴广起义故事),越王勾践世家(卧薪尝胆故事),主要人物有周公,晋文公,孔子,萧何,张良,陈平,周勃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本纪: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本纪是专门说皇帝合统治很大国土相当于皇帝的人;

最古老的典籍

世界上最早的司法典籍是苏美尔的《乌尔纳木法典》。代表着古代文明的法律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乌尔纳木颁布了现今所知世界史上的第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自己在南部两河流域的最高统治。

基本的内容是不准非法占用他人的田地,不允许女奴擅自居其女主人的地位,反对行巫术,带回逃往城外的奴隶,主人要给予适当的报酬,伤害他人的肢体、器官要处以罚款等。

乌尔第三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①国王独揽军政大权,官吏被视为国王的奴隶。

②原先的城邦成为地方的行政单位;

儿童著名书籍书名大全_六爻著名典籍有哪些书名_著名书籍书名大全中国

③恩西是地方的官员,由国王任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与神庙事务有关,从神庙中领取俸禄,向国家缴纳贡赋。

古代名人典籍

1、中华“医祖”扁鹊(公元前五-四世纪)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诞生於山东长清县。通晓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精於切脉、望色、听声、问诊,尤擅长於推究病源。对导引,吐纳和气功等各种健身祛病之法各有建树六爻著名典籍有哪些书名,著述多以失传现存《难经》等都后人托名之作。

2、后汉神医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 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3、唐代“药王”孙思邈(公元541—682)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4、明代“医圣”李时珍(公元1518-1593)

明医学家,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春人。着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称作“东方医学的巨典”他还著有《濒湖脉学》等。

古老的典籍

在我国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所以现在最古老的官修史书可以说是《尚书》了。

《尚书》是我过现存最早的史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散文集。《尚书》先秦时称《书》,后被儒家奉为经典,古又称《书经》。西汉初年被伏生加一“尚”字,故名《尚书》。古代“尚”“上”相通,意即“上古之书”。

《尚书》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组成。原有100篇,因被秦始皇列为禁书而遭火焚。汉武帝时,由伏生传授《尚书》29篇,因用当时通行隶书写成,故又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又在鲁壁中发现古文写成的《尚书》45篇,传统上称为“古文尚书”。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尚书》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十大典籍

中国古代史的合称“二十四史”。《春秋》《左传》《史记》《汉书》是其中的前四部,并称“前四史”。《春秋》相传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著,《左传》左丘明,《史记》司马迁,《汉书》分前后两册,《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古代著名典籍

截至目前为止,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已有13026部。据了解,《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珍贵古籍名录的持续发布,各省能够申报和入选的古籍日渐稀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