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消消食儿,聊聊我目前了解的粗浅算卦内容

易经周易 2023-07-04 11:14

吃午饭的时候,突然脑子里回闪了一下算卦这回事,于是决定午饭后消消食儿,拿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简单聊聊我目前了解的粗浅算卦内容。

易经是啥?

易经据传说是上古时期盘古开天辟地后,有个神仙伏羲(女娲的老公)根据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等等推演出的一套可以预测凶吉的占卜方式。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太极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挂各有六爻,总共384爻。再结合本卦、互卦、变卦、综卦、错挂等等不同的解卦方式,可谓千变万化,非常复杂。是不是看到这里已经蒙圈了,太正常了,轻易看懂它也就不再神秘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说不尽、道不明、具有神秘感你才有继续看下去的冲动。

以上观点是很多书上对易经的基本介绍,接下来是的我个人见解。看过《人类简史》的朋友肯定记得里面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并不是只有我们智人这一种,同时还有尼安德特人、印尼地区的矮人、包括北京猿人等等,书中粗浅估计有上百种古代人种和我们在进化的旅途中一同赛跑。

那这些人现在都哪去了?很残酷,他们都灭绝了。灭绝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是和我们交融然后被同化了、还有一些不适应环境被自然淘汰了、以及很大一部分遭到我们屠杀然后灭绝了(参考电影《启示录》)。我们现代智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非常残忍和自私的狠角色,即使我们自认为已经很文明的现代社会,依然面临着在不同国家之间、人种之间的各式恶性竞争。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引一个假设观点,即伏羲并不是一个神仙,而是一个氏族。包括女娲、神农都有可能是一个原始部落的总称。这一点在往后的历史传说中是有延续的,比如蚩尤部族被黄帝和炎帝的联合部族打败,所以我们才自称炎黄子孙。回到主题,伏羲氏族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文字,但产生了一套利用绳结来作为记号的推演方式。这种记号起初的作用有可能只限于标记危险、天气等等基本生存参数。后面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伏羲部族对各类身边事态的运行规律都进行了归纳编码,在那个没有文字的年代,这些编码起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也就是卦象。随着时间的流逝,伏羲氏族拥有更多经验积累和通过长久的实际案例作为理论支撑,从而慢慢的形成了一整套的《生存百科大全》,即易经。

周易

靠着这套经验积累得出的演算方式,伏羲氏族战胜了同时代的其他古代人种,站到了食物链的最顶端。之后,部族之间的发展历经分裂、整合、再分裂、再整合,慢慢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据记载,易经是存在《夏易》和《商易》的。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只知道有《周易》,可能也是因为朝代更迭,之前的东西有利当时统治的就留下,其他的就消失在浩瀚的进化浪潮里了。周易据传说是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7年,在监狱里没事干,慢慢推演、总结出来的。周易和伏羲氏族的易经以及夏、商时代的推演方式之间必然是存在着某种延续性的,只是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说不定哪天挖出来一个夏、商的大墓,可以推进一些关联性认知。

算卦为了什么?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按说现代人已经不再需要通过占卜算卦来预测自然灾害、黄道吉日了。那现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迷恋算卦,有事没事来一卦,看看自己的未来运势。我想大多是因为,在很多事情面前,我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需要找一个抓手,也就是一种前行时的某种确幸。但可以肯定的是,算卦的人在算那个事情之前,就已经对那件事抱有某种怀疑了。

孔子曾说过: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但我看很多介绍易经的节目中却常提到各种大儒、圣贤都有喜好占卦的习惯,看完我就欣慰的笑了,原来这种厉害的人也有搞不清状况的时候,哈哈哈哈哈~

用现在的观点去求解的话,求签问卦的人大多源于内心彷徨。比如人们主要会问事业成不成、婚姻顺不顺、考试过不过,东西丢了能不能找回来,这都是在求一个心理安慰。求得好一些的卦象,内心充满一丝希望,积极做事;求得不好的卦象,要么是帮助你坚定了判断,要么是不甘心,从而激发斗志,怀揣着人定胜天的倔强把事做完。这么看的话,人们算卦就是为了求得一份从心底发力的可能。那些心中有不解之事的人就像是悬挂于岩壁之上的攀登者,算卦就像在深夜里攀岩,解卦的瞬间就像是已经没电的探照灯突然亮了一下,即使在这亮的一瞬间,你也可以看清前面有没有抓手,有的话奋勇向前,没有的话打道回府,或是奋力一搏。

什么人可以学习算卦?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块玉做的八卦盘一直串根红绳带在脖子上,到了小学我嫌带着麻烦就不带了,再后面就慢慢找不到了。虽然从小带着一个太极盘,但我第一次知道八卦和道教有关,是小学看83版的《射雕英雄传》。之后2016年创业的时候,总是会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于是便买了一本《周易》自学,但是内容苦涩难懂,并不好理解。到后来看过百家讲坛曾仕强讲的易经,以及傅佩荣讲的易经,再后来就谁的都看,看的很杂。总结下来我很认同南怀瑾的讲法:易经学透了人就废了,学一半刚刚好。南老这么说其实就是提醒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对明天抱有希望和敬畏是好的,但是不要畏首畏尾也不要无法无天。

我认为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学习易经。等你真正接触的多了,看的多了,就会慢慢的明白,易经里面有教你敬天爱人、教你做事方法、教你顺应天意、教你临危不惧......但是!毕竟这本书流传了2000多年了,中间经过各类人的重重加工,必然存在很多阴谋论、封建迷信的东西。你如果天生是一个生性胆小的人,那我不建议你学。因为你没法辨别哪些是真正给你力量的内容,哪些是误导你阴郁堕落的迷信,这会让你很容易就陷在卦象里从而影响判断,我反而建议胆小的人去多看看成功学增强自信。那如果你是一个辩证思维很强,看什么都喜欢抱着科学的态度去理性分析,那易经、算卦对你的帮助会很大,它会给你提供另一个维度去审视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对什么都毫无敬畏,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猛士,那你也别学了,报名奥运会去战胜一切吧,加油!

天机不可泄露?

道可道、非常道。天机到底是是么,我们的命运是否早已写好,命中注定是不是代表我们就该听天由命。

我理解的天机是一个自然规律,这个规律是比我们更高等的智慧生物提前设定好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周易八卦的区别,目前的科学水平还无从考证。比如,为什么一天是一个白天一个黑夜,为什么不是两个白天三个黑夜;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为啥不绕着月球转;为什么会有黄道吉日,为什么初一十五不益远行等等....

在无法考证天机是如何形成的时候,对天机形成这个问题还怀有好奇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希望有一天人类能解开更多的宇宙密码,科技、文明也能更加进步。但在此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去了解自然规律,然后顺应自然发展。

我经常会给自己算卦这件事做一个“伪科学自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拿三个硬币摇6次,每次摇出一爻这件事。我会暗示自己:人的思考是由大脑里的脑电波产生的,人脑里的脑电波具有某种磁场,地球自然运转也具有某种磁场。在我默念完生辰八字后,认真想某件事的时候,我的大脑磁场就会和这件事的未来产生链接,然后求得一个相应的卦象。得出卦象后我就会很认真的去解卦,找卦辞,思考这件事的前后发展和卦辞有哪些关联,以及想想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当然我不会把卦辞告诉任何人,因为我认同天机不可泄露,哈哈哈哈。

仔细想想,这样的思维方式其实挺傻的,我这么做也只是在为自己找一个心理暗示。很多时候周易八卦的区别,你在问某件事的当下,就已经有答案了,只是在为自己的看法求一些自证。在求卦解卦的过程中,你又对困惑你的事情进行了一轮复盘,这种思考过程往往会带来新的思路,这也就是我前文所说辩证的人算卦会有帮助的原因。那假如你算完就全盘相信,或完全不屑,那这件事情反而会给你更大的压力和苦恼。

至于是否存在天机,谁知道呢,交给科学家去考证吧。

“易经本经”和“江湖术士”的区别

周易形成于周代,解放前的识字率才4%,周代写的是小篆,你觉得当时看得懂小篆的人有多少?当然是非常低。所以周易形成和流传之初一定是一门帝王学说,最不济也是一门流传于贵族间的学问。

行业术语有“青口”和“白口”。青口就是对帝王和贵族们的说辞,往往解卦辞的第一个字是亨、吉之类的好词儿。设想一下,上来就和帝王说:“完蛋了陛下,你下个月要有血光之灾。”那说这句话的人可能立马就被拉出去砍了。所以周易大多是劝诫当权者行仁者之事,怀君子风范。

至于当下网络上的很多江湖术士,把周易奉为圣典,更甚之有在朋友圈、微博帮别人解卦赚钱的哥们儿,这些人当然张嘴就是白口说辞。例如:“姑娘,你和你男朋友下月有灾,必然分手!”这种话一出,你立马就会想问怎么破解。紧接着各种“牛鬼蛇神的符咒”、“大日如来吊坠的链接”、以及“300块帮你做一场永不分手的法事”等等就接踵而至了。奇怪的是,还真有人信,还乐此不疲。只能说这个时代傻子太多了,骗子都不够用了。

谨记一点,周易写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给那些丢了东西算一卦就能失而复得的人,也不是写给你用来算和男朋友到底配不配的。而是用来劝诫帝王、士大夫阶层做一个明君的。周文王要是知道自己含辛茹苦在监狱里写了7年的周易天天被拿来算自己男朋友是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估计得气晕过去。

易经和道教有啥联系

本来只想写半个小时消消食儿,一下把我给写饿了,那么就写完这段结束吧,哈哈哈哈。

还记得之前和一个朋友闲聊道家学说时,那哥们上来就给我普及《易经》、《道德经》、《推背图》以及相关玄学和阴谋论的关联。作为一个坚定怀揣唯物主义价值观的无产阶级接班人,我当然是给予他当头棒喝,但其实现在想想没必要。人家爱咋理解咋理解,没必要啥事都好为人师自讨没趣。不过挺好的,人总是要在犯错之后才知道哪些能做,哪些做了对自己不好,年轻的时候多犯错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吃一堑长一智。

要说易经和道教的关系,必然是存在一些联系的。道教圣典是《道德经》,我在知乎上开始写东西的初衷也只是想把自己当下对道德经的理解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等我40、50、60岁的时候再回头看,一定会觉得现在的想法很有意思(希望那会知乎还活着)。道德经和易经从年代继承上来说,易经一定是爸爸一般的存在。老子作为当时国家图书馆的高级官员,必然是熟读周易的。虽然周易通篇并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的概念,不过道德经作为后来文集,观点上多少会有一些来自于对易经的参考。如果要说有继承的话,我觉得更多的是哲学层面的关联。

除此之外,我也不懂,就不瞎说了。至于具体的易经和占卜的相关知识,网上的很多国学大师比我讲的要好太多了,您自个而去搜着看吧。看完图一乐儿,观点不同请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