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试不压分,而且复试并不会歧视本科院校!

大学院校 2023-08-27 17:03

2016模拟报考院校代码_江西高考生报考军院校_怎样用六爻报考大学院校


往期文章推荐

白考了!又有高校清退研究生!
注意!24考研又有院校官宣停招!
4所改名失败的211,但性价比超高!


同学们好呀,我是橙酱~


橙酱之前跟大家分析了23考研的几大趋势(点击回顾),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逆向考研”显著。


具体表现在一些985、211院校的报考人数明显下降,而一些“双非”院校报考人数猛增,最高增幅66.3%


但是,有很多院校,虽然是“双非”,但是实力强劲相当于“211”


今天,橙酱就为大家整理了6个不错的“双非”院校,绝对是不错的报考选择。


01.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东部沿海省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综合实力强劲,师资力量雄厚,赶超众多985/211名校。


①优势学科: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0个学科上榜。其优势学科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药学等。


②复试线多为国家线:

既有材料、机械、能源、土木等传统理工科,甚至不乏管理、会计、新闻传播学、教育、法律、金融等“卷王”专业。


③调剂缺额多:

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涉及调剂的全日制专业也非常多,包含会计、法律、应用心理等热门专业。

此外,该校考研初试不压分,而且复试并不会歧视本科院校!本科院校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报考该校。

02.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虽然该校不是211,但实力还是不错的,有“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称。

①优势学科: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位居ESI全球前1%。


②复试线多为国家线:

分数线基本保持稳定依然为国家线,但是过线人数上升,这也进一步说明上理热度在慢慢上升,并且部分专业23年已无调剂名额。

并且上海理工复试很公平,只要表现好,初试低分复试逆袭完全有可能。

03.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位于南昌,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特色学科,院校实力强劲,并且保护一志愿。

①优势学科: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等。

②实力强复试线高:

2023年江西财经大学的强势专业和热门专业复试线非常高。例如应用统计硕士复试线高达375,新闻与传播复试线高达380分。江西财经大学历年来竞争都非常激烈。

虽然不是211,但是在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第7,被很多人戏称为“江西最委屈的大学”、“最委屈的财经大学”怎样用六爻报考大学院校,也是非常值得报考。

04.

北京语言大学

每年考研时,报考北京各大高校的考生数不胜数。竞争压力,还是很大,毕竟俗称“小联合国”,属于外语以及汉硕考生的天堂。

①优势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②复试线:

大部分专业复试线即国家线,但也有个别专业竞争激烈,复试线极高。例如应用心理,复试线高达399,拟录取考生初试成绩清一色的400+。

50多年来,北语已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

这个院校的语言类学科,不仅相当于读了个“211”,甚至能约等于读了个“985”。

05.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五院四系”之一。该校有“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之称,学科建设以法学为主。

校园环境优美怎样用六爻报考大学院校,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法律文献中心,中外文法学数据库在全国法律院校中排名第一,师资力量强。

①优势学科:

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专业为A,公共管理专业为B。

②复试线略有下降:

23考研复试分数线,由于疫情以及试卷难度的影响,今年法学专业的分数线呈现整体下降趋势,甚至出现大幅“缩水”的现象。

华东政法大学虽然不是985、211,不是双一流,但名气大于很多211院校。至于为什么这所学校不是211,则是因为历史原因错过了评选时间

江西高考生报考军院校_2016模拟报考院校代码_怎样用六爻报考大学院校

此外,还有很多“双非”院校实力也超强。我们来看看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的前50所“双非”高校:

(上下滚动查看完整版)

在今年激烈的竞争中,深圳大学摘得最强“双非”桂冠。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紧随其后,与浙江工业大学一同占据“双非”榜单前5席。

并且除了这5所院校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燕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也都进入了主榜单前100名。

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双非”高校是沉默的大多数。比知名度,他们未见得有名气;比综合性,他们未见得有明显优势。

但是,比专业性,他们不见得没有底气;比领域贡献,他们不见得没有亮点。

所以大家在择校的时候,不妨看看这些努力上进的“双非”院校。希望24考研的宝宝们能够“选的对、考得好”!加油!



往期内容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