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有十篇,也是自汉已然,今本前五篇,插附经内,是分卦而叙;后五篇,则列附经外,形同附录。
《易传》,汉代也叫《易大传》。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引《易大传》,作“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出自司马谈《六家要指》),就是《系辞下》的话,这种传,不同一般的传,汉代是当经看待。
《易纬·乾凿度》称《易传》为“十翼”,意思是十篇读《易》的辅助材料。汉有十翼是没有问题的。
十翼,旧本以《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序(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第六论《夫子十翼》引一家说)。今本把《彖》、《象》、《文言》插附经文,据说是郑玄根据费氏本改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髦传》)。
这十篇,《彖上》、《彖下》以分析卦象结构为主,蒹释卦名、卦义。《象上》、《象下》则通释卦辞(孔颖达叫“大象”)和爻辞(孔颖达叫“小象”)。《系辞上》、《系辞下》具有通论性质,兼说易理、易史。这三种六篇,汉人最重。
其他四篇,都是单篇,先讲乾/坤二卦,再讲八卦,再讲六十四卦,层层递进。《文言》是讲乾、坤二卦,《说卦》是讲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序卦》是讲六十四卦之序,《杂卦》是打乱这个次序,一对一对讲。
研究《易传》,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不可不读。它包括七篇古书,这七篇古书是由三块帛组成:(一)第一块是《六十四卦》和《二三子问》。
《六十四卦》,相当《易经》,但卦序不同。篇题是整理者拟补。
《二三子问》,是孔子答弟子问,“二三子”有谁,原文没说。此篇有三组问答,所有回答,几乎都是由“孔子曰”加“《易》曰”(或“《卦》曰”)而构成。此篇不在今本《易传》内。篇题也是整理者拟。
(二)第二块是《系辞》和《衷》。
《系辞》,篇题在篇尾,残泐,不分上下篇,包括今本《系辞上》1-15、17-20章和今本《系辞下》1-8、11和18章,[]缺今本《系辞上》16章(“大衍之数”章)和今本《系辞下》9、10、12-17章。
《衷》,篇题是原有(旧题《易之义》)。主要讲六十四卦的主旨和卦德,可以当作读《易》提要。包括今本《说卦》1、2章和《系辞下》15章、16章的一部分和17章
第三块是《要》、《缪和》、《昭力》。
《要》,篇题是原有。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今本《系辞下》9、10、12、13和16章的一部分,还有17章。第二部分讲“夫子老而好《易》”,第三部分论《损》、《益》之道。后两部分不在今本《易传》内。
《缪和》,篇题是原有。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孔子答弟子问(答缪和、吕昌、吴孟、庄但、张射、李羊问),第二部分是一组“子曰”,第三部分是和卦义有关的故事,也不在今本《易传》内。
《昭力》,篇题是原有。内容分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孔子答昭力问,也不在今本《易传》内。
上述七篇,除第一篇,学者都叫《易传》。但这六篇,只是学易者的丛抄。其中与十翼本有关,只有《系辞》和《衷》、《要》的一部分。这三篇,除两段见于《说卦》,全部见于今本《系辞》,除了没抄“大衍之数五十”章,几乎可以凑成《系辞》的全篇,可见帛书《易传》主要是《系辞》和《说卦》的头两章。其他三篇,不属十翼本。
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出土地在长沙。抄写年代,至少在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以前,相当早。著作年代,肯定还要早。
孔子以来的易学传授,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是孔子-商瞿(子木)-馯臂(子弘)-矫疵(子庸)-周竖(子家)-光羽(子乘)-田何(子庄)。商瞿是鲁人,馯臂,矫疵是楚人,周竖是燕人,光羽、田何是齐人。传播路线,是以鲁为中心,先南传于楚,再北传于齐。馯臂-矫疵是南派的代表,周竖-光羽-田何是北派的代表。子弘,《汉书·儒林传》作子弓。子弓是荀子的老师。
《易传》各篇和南北两派是什么关系,和荀子是什么关系,耐人寻味(注意:齐、楚是阴阳家和道家活跃的地方,荀子曾游学稷下)。
李学勤说,秦不禁易,《易》得独存,但《易传》是儒家书,肯定是禁而复出。帛书是楚地出土,内有《缪和》、《昭力》篇,缪和、昭力是楚人。他推测,帛书《易传》很可能是是战国楚人的作品。
张政烺,意见不太一样。他为《缪和》写注,于楚人、秦人二说,语存犹疑,但更倾向这是秦人所作,认为缪和问教的“先生”是汉初传易者,作者是秦人。这种估计,比较保守,似乎不如前说更合理。
前面,我们说过,孔子时代,《诗》、《书》、《易》是三大经典,儒门传记引书,主要是这三种。引《诗》,有“子曰《诗》云”体,引一段孔子的话,引一段《诗经》,互相搭配着讲。引《书》,往往以“子曰”加《尚书》某篇的篇名。引《易》,往往以“子曰”加“《易》曰”。比如《礼记》的《表记》、《坊记》、《缁衣》就是如此。有人已指出,这三篇与《易传》最接近。[]的确,“子曰”加“《易》曰”是《易传》文体的一大特点。
《易经》像万花筒,只有几个小石子,摇一摇,就能变出很多花样。它篇幅短,内容抽象,最适合做各种各样的发挥。《易传》就是年代最早的一种发挥。此书,从表面看,只是解释《易经》,但同时也是创造,它为《易经》注入了新的生命。
六、易学革命之一:向日者之术靠拢
《易传》的出现很重要,简直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意义何在?研究思想史的学者喜欢说,是《易传》把占卜变成了哲学。这话不能说不对,但问题是,这种哲学到底是什么哲学。
我国近代有个思维定势,科学、迷信势若水火。占卜变哲学,好像山鸡变凤凰。潜台词是告别迷信。
这么说,恐怕有问题。我们要知道,古人讲迷信,太正常,不讲反而不正常。当时的聪明人,顶多也就是强调一下,不要泥于占卜,如此而已。不是告别占卜,而是淡化占卜。当时,占卜有各式各样的占卜,哲学有各式各样的哲学,问题不在占卜变哲学,而在什么样的占卜,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变成了什么样的哲学。
更何况,《易经》是个相当开放、绵延不绝的阐释系统,里面既有占卜,也有哲学,占卜和哲学从没有完全分开,也从没有完全统一。占卜不一定是坏词,哲学也不一定是好词。
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想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我的思路是从占卜本身找原因。中国的占卜,一向是众术分立,适度统一,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体系。它的各个分支,来源不一样,有早有晚,形成共存局面。它们的后续发展,结局也不一样,有生有死,有盛有衰,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绝不是一种代替另一种。变是整体变,小局服从大局。《周易》既然是讲占卜的书,它的存在要取决于整个占卜体系。大格局变了,它本身也要变。变,首先是从占卜本身开始变。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汉代占卜分六大类。这六大类,其实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日者之术,即择日之术。它是从星历之术派生,因而模仿星历之术。一种是用式盘选择,一种
用时令书或日书选择(相当《汉书·艺文志·数术略》的前三类),体系最庞大,内容最复杂。
第二类是卜筮(相当《汉书·艺文志·数术略》的第四类),前面已介绍。
第三类是占梦、厌劾、祠攘、相术、风水(相当《汉书·艺文志·数术略》的最后两类)。
这三大类,怎么排座次,可以反映历史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古人有言,“譬若积薪,后来居上”(《文子·上德》、《淮南子·谬称》、《史记·汲郑列传》都有类似的话),原来的大术,后来可能是小术,原来的小术,后来可能是大术。这就像码柴火垛,先放的堆在下面,后放的搁在上面。
比如第三类,我们从人类学的知识看,巫术色彩最浓,原始时代,肯定最吃香,但在《汉志》中,它是排在最后。
卜筮,商代、两周最流行,我们从文献看,从考古看,其他占卜比不了。但后来的发展怎么样,只能算第二流的占卜。
卜,早先居众术之首,风光不风光?但首先衰落就是它。
西周甲骨,周原最集中,历年出土,居数量之首,年代主要在殷周之际。东周甲骨,偶尔出土,数量小。汉代更少。《龟策列传》说,汉武帝时,丘子明之属以卜筮射蛊道,和巫蛊一道,被政府当左道旁门打击。汉以后,卜彻底衰落,苟延残喘,一直到清,早就不是以前的卜。历代讲龟卜的书,主要是宋以来的东西。出土发现,目前最早,只有上博楚简《卜书》。
战国、秦汉,大术是什么?我们从文献看,从考古看,显然是日者之术。这个时期的墓葬,经常随葬竹简。当时,各种实用手册最流行,什么古书最吃香?数术、方技。数术,选择最突出,卜筮比不了。
选择书,从文献看,从考古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时令,一种是日书。时令书也分两种,一种是四时令,一种是五行令。如子弹库帛书的《四时令》和《五行令》就是时令,九店楚简《日书》和睡虎地秦简《日书》就是日书。日书的发现尤其多。
《史记》把《日者列传》放在《龟策列传》之上,《汉书·艺文志》把五行类放在蓍龟类之上,就是反映这个大趋势。
占卜体系的转变,主要在这两段之间,大变是卜衰,日者兴。卜筮卜筮,卜和筮本来在一起。筮一旦离开卜,将何去何从?
答案是向这个新的中心靠拢,向日者之术靠拢。
《周易》的出土本,现在有三种。上博楚简《周易》是战国文本,卦序同今本,文字内容也大体同今本,没有传。汉代的《周易》,现在有两个本子,一个本子是马王堆帛书《周易》,另一个是双古堆汉简《周易》。
马王堆帛书《周易》,是按乾、艮、坎、震、坤、兑、离、巽的顺序把六十四卦分为八组,[]每组顺序取这八卦中的一卦为上卦;下卦则顺序排列这八卦。这种卦序,不但和今本不同,和上博楚简《周易》不同,和帛书《易传》见到的卦序也不同。这种卦序,显然是为了迎合汉代流行的卦气说,特意设计。因为不同,整理者不敢叫《周易》,最初发表,是叫《六十四卦》(估计是由张政烺定名)。
双古堆汉简《周易》,更有趣。它的最大特点,是“在卦、爻辞的后边,保存了许多卜问具体事项的卜辞。卜问的事项很广泛,有卜病情、婚嫁、夫妻、产子的;有卜罪囚、逃亡及攻占、军旅、出行的;有卜商贾出入,有求得与否,田渔有获否的;有卜居家吉凶,居官是否升迁的;也有卜雨霁星否的。这些占卜事项吉凶的卜辞为今本和帛书所不见,反而与睡虎地和放马滩秦简《日书》所占卜的语辞类似,与《史记》里由褚少孙增补的《龟策列传》传文中所列卜问事项更接近”。李学勤说,此书“尽管仍用《周易》经文,和易学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一种简易的占书。为了区别起见,似乎称之为《易占》更符合其性质”。
汉代,什么叫“易学”?这可是个大问题。有人把汉易分为儒门易和数术易,好像有道理,其实很难分。因为汉易的主流是象数,若讲占卜就不算易学,剩下的东西就太可怜。更何况,即使官学,照样讲占候。
汉易大讲象数之学,象数之学讲什么?主要是以卦合历,用于阴阳占候。
孟喜、焦延寿、京房一派,以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七十二候,讲飞伏纳甲、六日七分等等。研究出土资料,你会立刻明白,这套把戏,从体系到术语,全都源自日者之术。
日者之术,战国就很发达,子弹库帛书《四时令》、《五行令》,九店楚简《日书》和上博楚简《日书》,都是很好的证明。阴阳五行说,无论阴阳,还是五行,都是以这种技术作背景。由于这种技术,战国就有完备的体系。所以,我们可以断言,汉易中的日者之术,绝不是源,而只是流。
战国秦汉,是日者之术和阴阳五行说大行于天下的时代。上述发现说明什么?说明筮占脱离龟卜,出路是向日者之术靠拢。本来与龟卜匹配的占卜,现在变出了与选择匹配的占卜。
与商代、两周比,这是占卜格局的大变化。
我们要注意,《易传》的出现,正好在这一时期。
七、易学革命之二:阴阳五行说的再创造
易学革命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是术,第二层是道。术是占卜,刚才讲过;道是哲学,现在讨论。
学者说,占卜变哲学,不得了,肃然起敬。变出的哲学是什么?大家都说,唯物论和辩证法(就差说是马列主义)。这个说法不准确,根本没有说到点上。
我理解,易学革命,占卜变哲学,不是变成别的东西,而是把《周易》改造,融入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很早就萌芽,但系统化在战国时期。准确说,这是阴阳五行说的再创造。
阴阳五行说,是讲天地造化的大道理。这种理论,用西方概念讲,只能叫宇宙论或自然哲学。但我们不要忘记,它的根子是星历之学和与星历之学有关的占卜。占卜有很多种,它主要来自选择术。这种理论,出自占卜,又回到占卜,就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渗透到它的每一个毛细血管。只要是讲技术的书,谁都离不开它。
没错,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哲学,准确说,是占卜哲学。“哲学”前面加“占卜”,一点也不辱没“哲学”。古人是通过占卜来认识世界,科学(天文历算和医学)只是它的一部分。
中国的阴阳五行说,有两个组成部分:
(一)阴阳说
什么是阴阳?简单说,就是光明和黑暗。天底下,阳光灿烂,照见的一面是阳面,照不见的一面是阴面,这就是阴、阳二字的初义。引伸开来,则举凡一切矛盾,都可以套这个概念。古人喜欢讲一正一反、一黑一白的辩证法。阴阳就是这种辩证法。占卜,再复杂,也是来自一是一否。钱币有两个面,扔一下,吉凶立定,也是这种辩证法。
《庄子·天下》说,《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只有邹鲁之士、缙绅先生读得懂。它们各有特点。《易》的特点是什么?三个字,“道阴阳”。《系辞上》5也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礼记·祭义》也说“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战国时代,古人都说,《周易》是讲天地阴阳的书。
《周易》讲占卜,数分奇偶,爻分九六(用阴阳爻表示),不但一上来,就以乾、坤二卦相对,而且八经卦,以天-地、山-泽、雷-风、水-火相对,六十四别卦,也是“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周易正义·序卦》疏),处处都讲二元对立。后人讲卦变、爻变,就是利用这套把戏。
但有趣的是,我们读《周易》,其上下经,却没有一字提到阴阳,真正讲阴阳的话,全在传的部分。如《坤》卦的《文言》,《泰》、《否》二卦的《彖辞》,还有《系辞》上下和《说卦》。《易经》不讲天道运行、万物生化,凡是讲宇宙秩序的话,全在《易传》之中。
可见《周易》讲天地阴阳,是靠《易传》。《易传》把《周易》从一种占卜变成另一种占卜,才有这套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在《易传》中。
(二)五行说
《易传》没有专门讲五行的话。但阴阳、五行相结合,是大势所趋。马王堆帛书的《要》篇提到了“五行”。汉易是以阴阳五行讲《周易》。
古人喜欢讲循环论,道理很简单。春夏秋冬,生老病死,生活的经验,本来如此。五行说是一种五元循环的概念。这个概念有如魔方。东南西北配春夏秋冬,凡是四方加中央,都可使用这个概念。古人讲四方变五位,八位变九宫,方色配物,一层层往里加,是个可以无限推广的概念。
五行也有一部经典。古人讲五行,都推始于《尚书·洪范》。《洪范》讲五行,只有几句话,“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但后人却大做文章。汉代讲《洪范》,前有伏生《尚书大传》,后有刘向《洪范五行传》,都是发挥这个理论。《汉书·五行志》就是根据《洪范五行传》,用五行讲灾异,大到山崩泉涌,小到牛马生病,什么都有解释。这是五行说的经典依据。但我们不要以为,五行说是凭《洪范》的几句话就能创造。
五行说的创造,必须有技术支持,有知识铺垫。这个支持,这个铺垫,不是卜筮,而是选择术。我们要知道,选择术是战国秦汉最大的一种术,历代史志都是放在数术类(或术数类)的五行类。选择书,夙有时令书和日书两大类,上面我已提到。时令,四时令,把一年分为四时,配二十四节气;五行令,把一年分成五段,配三十节气。它们都有复杂的方色配物,越分越细,越推越广,什么都可往里装。日书更把时令细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都可往里装,所有占卜都可往里装,简直就是占卜大全。五行说的大本营,其实是这个领域。
古人用这两种理论,破圆为方,化方为圆,整合所有的“术”(医书和兵书,也都渗透着这个理论)。这种系统化的理论,就是阴阳五行说。好坏不论,古人是这么讲。
《汉书·艺文志》有两类书密切相关,一类是阴阳家的书,一类是五行类的书。阴阳家在《诸子略》,五行类在《数术略》,两类密切相关。司马谈《六家要指》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阴阳家是讲这一套,五行类也讲这一套。我们看五行类,它的前六本书就是以阴阳为名,其中还有《阴阳五行时令》。这两类的区别是什么?主要是前者多半有作者,可以称为“家”,后者只是一般的技术书,要讲“作者”,无名可考。
过去,我们都以为,阴阳五行说,完全是哲学家的创造,即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一种。其实,根据现有认识,我们应该说,它是无名技术专家和有名哲学家共同创造。我相信,思想不光是哲学家的创造(就像艺术,前面有工匠)。
另外古老六爻占卜书籍作者简介,值得补充的是,研究中国的自然哲学,除了《易传》,除了《洪范》,还有个资源不容忽视,这就是战国道家的宇宙论。比如《老子》就有这方面的高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就是阐发《老子》的宇宙论。上博楚简《恒先》,还有《淮南子》中的道论,这样的东西,收集一下,还有不少,都是很有哲学味道的东西。
汉代六家,儒、道为显。汉初,道家最吃香。武帝时,儒家大翻身,反居其上。魏晋以来,又往回转。
汉代学术,阴阳近儒,法家近道,各为二家之附庸。儒家是儒-阴阳家,法家是道-法家。法、名、墨消亡后。汉代学术的遗产是儒、道唱对台戏,阴阳沦为数术。
一部易学史,不光是儒经嬗变的历史,象数派的背后有阴阳、数术,义理派的背后有黄老、释道,此不可不察也。
八、易学革命的遗产:象数与义理
《周易》有两种读法,一种主于象数,一种主于义理。象数以占卜为主,《周易》只是工具,往往借题发挥。义理以哲学为主,借阴阳五行讲天地造化、人事休咎,更多是就书谈书,以《易》解《易》。
《易》本卜筮,先秦易说,都是以象数为主,兼谈义理。自《易传》出,开始有不占之说,义理逐渐突出,于是有两种不同读法。汉以来,易学有象数、义理之争,就是反映这两种读法,来龙去脉,可概括如下:
(一)汉易
通常说的汉易,是指王弼扫象(推翻汉易象数学)前的易学。
汉易有今古之分。今文家宗田何,古文家宗费直。田何是淄川(今山东青州)人,费直是东莱(今山东莱州)人,都是齐人,属于上文说的北派。
今文易是西汉官学。田何是秦汉之际人,为汉易第一人。汉初,田何传易,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是第一代。王同授杨何,周王孙授蔡公,丁宽授田王孙,是第二代;杨何授京房(不是下面的京君明)、司马谈,田王孙授施雠、孟喜、梁丘贺,是第三代。《汉书·艺文志》的三家易,施、孟、梁丘,宣帝时立于学官。孟氏易是援阴阳五行说讲《周易》的一派。孟喜倡卦气说,为汉象术易的祖师爷。焦延寿著《焦氏易林》,自称得孟喜之传。焦延寿授京房(京君明),有《京氏易传》。京氏易是西汉象数易的代表,汉元帝时立于学官,对西汉末和东汉早期的易学影响最大。
古文易是私学,主要流行于东汉和魏晋。费直是汉成、哀之际和王莽时人,比较晚。费氏本同中古文本(秘府所藏古文本),号称《古文易》,传者绝少。东汉流行京氏易,费氏易不吃香,陈元、郑众、马融治费氏易,局面才有所改观。马融授郑玄,有郑氏易。郑玄倡互体、爻辰(借自《易纬·乾凿度》),把孟氏易、费氏易和《易纬》捏在一起,兼糅今古,对东汉晚期和魏晋易学影响最大。郑玄提倡古文易,费氏易强调以传解经,是魏晋义理派的源头,但郑玄仍是象数派,荀爽、虞翻也是。
汉易,西汉孟、焦、京,东汉郑、荀、虞,六家都讲象数。但所谓象数,其实包括两种不太一样的解释,一种是以《易》解《易》,主于爻变;一种是借题发挥,借爻变,讲阴阳占候、灾变咎徵,把《周易》日书化。这两种思路对后世都有影响。
(二)宋易
郑玄之后,王弼扫象,借老说易(除道教,还有佛教的影响),纳《周易》于玄学,是风气使然。他的义理是玄学的义理。这是一大转折。从此,象数之说才归于沉寂。
宋易,虽以义理为主流,但并非完全不讲象数。宋易也有象数派和义理派,只不过概念与以前不同。宋易所谓象数是图数之学,所谓义理是理学家的理。
宋易象数派,源头是华山道士陈抟。陈抟以图解《易》,源头是《周易参同契》、道教炼丹术。陈抟以《先天太极图》、《龙图》、《无极图》授刘牧、李之才,而有各种“数学”和“图学”。周敦颐发明太极图说,邵雍创先天学,是这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喜欢玩图,不断创造各种易图,后人也把这种学问叫“图书之学”(图是河图,书是洛书)。
宋易义理派,源头是胡瑗。此派讲义理,上承王弼注,但反对以玄解《易》。宋易所谓义理,与王弼不同。胡瑗以下,程颐讲理古老六爻占卜书籍作者简介,张载讲气,各有所主,也有很多不同的流派,但共同点是反对象数派。
朱熹比较特殊,论派别,他和程颐是一派,但他的《周易本义》却兼采象数,是宋易的集大成者。
(三)清易
清代学术,有汉、宋之别。易学也像时装,有它的流行趋势。汉易讲象数,讲过头,扫象,改玩义理;宋易讲义理,讲过头,又尚象,回归汉易。乾嘉考据,钩沉辑佚,《周易集解》又成起点。整理汉易,惠栋、张惠言、焦循、孙星衍有大贡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有“两派六宗”之说,对易学史有所概括:
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於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馀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校诸家,以因象立教者为宗,而其他《易》外别传者亦兼收以尽其变,各为条论,具列於左。
这一描述,是不是完全准确,可以讨论,但大轮廓是对的。它说的“两派”是汉魏时期的两派(象数派和义理派);“六宗”是宋易的分支。
象数派,代表人物是汉代的京房、焦延寿,特点是“入于禨祥”,讲阴阳灾异,神秘色彩很浓。此派发展到宋,分为陈抟、邵雍二宗,特点是“务穷造化”,讲宇宙论,讲万物生化。它的源头是道教。
义理派:代表人物是魏王弼,特点是“尽黜象数,说以老庄”。此派发展到宋,分为胡瑗、程颐二宗和李光、杨万里二宗。它的源头是玄学。
宋学强调正统,但它的资源可并不纯粹。
近现代的易学,照样有义理、象数两派。这里不再详谈。大家看下面的书目,自然可以明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下一篇: 六爻六亲中的子孙爻可以代表什么?六爻详解
上一篇: 几年风水堂:测字极有的测字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