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 > 四象正文

瓷韵丹心:书画与官窑瓷器的碰撞,传统文化的破圈之旅

陈琪官窑瓷器 2024-06-11 10:36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艺术家简介

《瓷韵丹心》云展前言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现场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再到《国家宝藏》,近年来传统文化IP不断涌现持续走红,在社会里掀起了文博热、国画热……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开启“破圈之旅”,在年轻人中刮起流行风潮。中国书画之美、瓷器之美,传递的是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背后反映的是文化回归现象。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览开幕式现场

“瓷韵丹心——蔡暄民藏官窑瓷器和陈琪书画作品的碰撞”艺术展。就是这样一种书画艺术和官窑瓷器碰撞的艺术盛宴。本次展览共展出30件蔡暄民藏历代官窑瓷器和陈琪以此作为创作素材而绘成的30幅书画作品。展览名称中的“瓷韵丹心”,取自“瓷韵丹青”的谐音,但又更富内涵,更有心境。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率团参观指导《瓷韵丹心》创作联展

此艺术展,从筹划、创作、展出前后历时两年余,而其最初的萌芽和谐四象图,更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展览中陈琪的书画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官窑瓷器,而是借用官窑瓷器的元素进行全新的创作。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现场

这次创作联展的合作,是陈琪、蔡暄民这两位对于书画艺术和瓷器情有独钟的艺术家、收藏家,将传统经典文化在当下语境下如何进行现代表达的富于启迪性和创造性的新尝试,通过这种形式也让文物和书画艺术活了起来。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现场

让我们借着疫情在家休息的机会,再次欣赏本展览作品,感受瓷器与书画艺术碰撞下所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魅力。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作品概览

陈琪在创作前先对瓷器进行研究疏理,了解瓷器特性,历史背景,演变过程,有的作品在构思过程中不厌其烦,几易其稿,30件作品历时两年多时间才创作完成。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作品一览

在构思整个展览框架和展示方式上,尽量以传统的书画形式为主,画面定为纵高2.1米,横0.6米,30件作品统一的规格。

陈琪为《瓷韵丹心》创作联展所绘制的轴头

展览中,作品呈现的方式也很特殊和谐四象图,书画的装裱方法也是沿用的传统宫庭装裱技术、装裱风格。

陈琪为《瓷韵丹心》创作联展所绘制的轴头

装饰用的轴头也是陈琪特意到景德镇为每件作品内容量身亲自绘制的青花瓷轴头。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作品欣赏

01

依据瓷器的时代特征

把瓷艺精神融入书画创作

每个时代瓷器都有它的特点特性,创作清乾隆仿红木桶时,一开始的构思,采用圆明园中的陈列呈现方法,画面中画一个架子,把作品木桶挂在架子上,画面下方画姜花、假山。

清雍正仿木釉纹江山一统陈琪《江山永固》及相应轴头

初稿出来后,并不满意,经过探讨分析,皇家做这件仿红木桶瓷器作品的寓意是“一统江山、江山永固”之意,不如用青绿山水来表达瓷器的原意。最后形成《江山永固图》,把国画作品和瓷器精神进行了有机的切合,更能表达瓷器作品的原意和主题。

清乾隆青花缠枝菊纹古琴 陈琪《青菊余韵》及相应轴头

清乾隆青花古琴,青花用的是菊花缠枝纹样,瓷器非常精美。在创作的初期,画了几杆荷花,杆子拉得很长,五六条小鱼在画面中游曳,象征点点音符,画面很空旷也有余音袅袅之意。经过不断推敲打磨,后来用素质白菊花铺满画面,表现方法用勾线填彩,以青花颜色为主。《青菊余韵图》作品创作出来后,感觉作品的主题形式、格调和瓷器的格调很搭,使瓷器和国画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

宋吉州窑叶纹碗 陈琪《秋声》

题画诗《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宋吉州窑叶纹碗,据说茶盏盛满水之后,叶子有漂浮于水上的视觉感官,《秋声》这幅作品从内容和精神状态去呼应叶纹碗一叶知秋的意境,画眼处那一只蝉,更是点睛之笔。

宋汝窑莲花温碗 陈琪《醉美芙蓉》

宋汝窑莲花温碗是十分稀有的国宝级瓷器,台北故宫有一只作为镇馆之宝亦有所瑕疵。国画中莲花用正面俯视视角表现方法的不太多见,陈琪采用正面莲花表现,正呼应如荷花绽放造型的温碗,而这种表现手法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将莲花正面的精神表达出来,十分动人又酣畅淋漓。

02

依据瓷器的窑质、瓷感

颜色等特质进行构思创作

元青花鱼藻纹首罐,是元代青花早期作品,也是中国画入瓷的重要性瓷器作品。这件瓷器可以代表中国瓷器和书画完美结合的开端性作品,创作《邂逅青花》时,采用老青花颜料泡制青花颜色,大写意表现出鱼的动态。

元青花鱼藻纹辅首罐 陈琪《邂逅青花》及相应轴头

邂逅青花元青花与波斯陶器同时发展,相辅相成,元青花一抹蓝色引进波斯之苏麻离青使元代青花步入一个崭新时代,同时元代青花融入传统汉文化设计元素和故事传说,以山水花鸟人物图像作为装饰。元青花和元代的文化结合最为密切,元青花瓷亦成为世界青花瓷发展之高峰。

明成化釉里红三鱼杯 陈琪《江南鱼戏》

题画诗《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宋越窑秘色瓷蛙心洗 陈琪《天蛙阁阁连声天》

题画诗《田蛙阁阁连声天》

潘天寿

江南水满,田蛙阁阁连声天。

歌颂禾黍丰收,岁岁复年年。

清雍正胭脂红团龙团凤纹葫芦瓶

陈琪《和谐春风》

瓷器“开窗”的构图表现方式,在中国画中正好呼应团扇扇面的创作方式,采用几幅扇面来呼应瓷器中的团龙团凤,正显示出“和而不同”。

清雍正珐琅彩荷花童子观音瓶 陈琪《步步金莲图》

莲花与佛多缘。传说观世音菩萨出生走七步,步步生金莲花,莲花是历代文人骚客咏吟歌赋之主题。

宋钧窑出戟花觚 陈琪《唯有牡丹真国色》

宋建窑鹧鸪盏,鹧鸪盏点彩窑变鹧鸪斑,极为罕见,在瓷坛素有“黑牡丹”之称,据说是宋徽宗斗茶时追求一种空灵神秘的境界。初创作时构思以鹧鸪鸟、黑色牡丹花为主体来表达,作品出来后感觉主体色调和瓷器色调格调有点不合。

宋建窑鹧鸪盏陈琪《点点梅花天地心》及相应轴头

后来采取常见的大写意墨梅的表现手法,点点构线的梅花,大块面的枝杆,传统的点线面,加上现代水墨语言的表达,《点点梅花天地心》这样的表现效果和鹧鸪盏的瓷器效果反而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清雍正郎窑红葫芦瓶 陈琪《孤高更可人》

题画诗《种瓠二首·其二》

元·范梈

嘉瓠吾所爱,孤高更可人。

不虚种植意,终系发生神。

有叶诚藏用,无容岂识真。

明年应见汝,众子亦轮囷。

清雍正四象珐琅彩赏瓶 陈琪《四灵尊图》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华民族文化图腾,四兽四灵四像它象征四方四时亦代表金木水火。青龙最为显贵,为四大神兽之首,属性为木,代表春天;白虎为监兵,属性为金,颜色为白色,代表是秋天;朱雀名为陵光,属性是火,颜色为红色,代表夏天,不死不灭;玄武名为执明,属性为水,代表冬天,亦代表着长寿。四神兽图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辛丑金秋写于海上三江堂 陈琪

清康熙五彩釉里红折枝花摇铃尊 陈琪《幽花独殿众芳红》及相应轴头

题画诗《萱草》

明·高启

幽花独殿众芳红,临砌亭亭发几丛。

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

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

最爱看来忧尽解,不须更酿酒多功。

明嘉靖青花云鹤地开光龙纹八棱玉壶春瓶 陈琪《鹤寿延年》

明永乐洒蓝釉绶带纹盘 陈琪《朝霞凝露》

中国写意画中铺满底色的做法也不太多见,陈琪《朝霞凝露》这件作品采用铺满底色来烘托前景的方法,来呼应这件稀有的洒蓝釉盘。

清雍正珐琅彩瓜棱赏瓶 陈琪《花开四季》及相应轴头

题画诗《墨梅月图》

潘天寿

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

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

03

采用官窑瓷器中绘画表现的

不同主题内容进行再创作

古今画马高手很多,风格特征深入人心,要突破很难。为了画一件马的作品,陈琪至少创作了几十件不同的马的造型的作品,最后才呈现出这件《千里观猎图》作品。

清乾隆珐琅彩八骏图碗 陈琪《千里观猎图》

题画诗《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清康熙素三彩三多图盘陈琪《吉祥三宝图》及相应轴头

吉祥三宝图春桃、佛手、石榴是我国千百年来喜爱的果实,也是丰庆画事必备之物,石榴多子多福,桃子长寿福禄,佛手菩萨保佑平平安安,是历代多为表现之主题,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图腾和符号,更是皇家瓷器表现之主题。辛丑秋写于海上三江堂 陈琪

清乾隆菊花龙纹天球瓶陈琪《罗含宅里香》及相应轴头

题画诗《菊花》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清乾隆珐琅松石绿地桃林春燕图梅瓶陈琪《春风相遇不知年》

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小杯陈琪《春风十里》

题画诗《泛舟观桃花》

宋·陆游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清雍正珐琅彩荔枝纹盘 陈琪《大吉大荔》

题画诗《食荔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清乾隆珐琅彩黄地胭脂红彩九桃福寿盘 陈琪《万枝丹彩灼春融》

清雍正粉彩春色满园胆瓶 陈琪《红芳晓露浓》及相应轴头

山有佛缘,水有禅意。书行大道,艺为公器。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清雍正珐琅蒜头瓶陈琪《墨梅竹图》

题画诗《墨梅月图》

潘天寿

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

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

元青花龙纹梅瓶陈琪《虬龙图》及相应轴头

这次展示的官窑瓷器中,表现龙的器物有好几件,龙是中华民族图腾之象征,也是皇家瓷器表现最多的主体内容。

清雍正仿铜胎掐丝珐琅六方双耳尊 陈琪《双龙戏榴》

主创陈琪以前从未画过龙的题材,这次用了极具其个人风格的苍劲蜿蜒的树木表现了很多抽象的龙的形象。

清乾隆珐琅彩龙凤纹瓶 陈琪《龙凤丹柿》

丹柿的前后对比加上空间构成,和龙凤大瓶满构图的结构异曲同工,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这种构图法正是陈琪的代表作品,普通人更关注前景的构成,而留白的空间才是艺术家内心空间的真正写照。

明宣德青花龙纹爵杯陈琪《腾龙祥云》

现在呈现的《腾龙祥云图》就是以龙、祥云为主体,以淡淡的墨构线为主,辅以水墨渲染为表现手法。龙的五爪伸向看客,看客即是那颗“明珠”。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周边

《瓷韵丹心》创作联展系列主题交通卡

陈琪《瓷韵丹心》创作联展专访

陈琪素来对历朝瓷器有浓厚兴趣,精研过各式窑器,又从家乡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上溯马家窑、半坡、大汶口、良渚及上海崧泽遗址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故而能曲尽其详地传达出瓷器的神韵与美。

上海博物馆、文旅局、文联、对外交流协会等领导莅临参观,并作出高度评价

为了创作好这次展览的作品,陈琪十余次到景德镇创作、研究、实践,画了几百件青花、釉里红瓷器,并多次参观考察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御窑遗址,古窑遗址等,前后创作历时两年有余,固本展览实为陈琪作品的精品展之一,把这批作品同步到线上,是希望通过这个线上展览,为大家在疫情期间提供一份精神大餐。

也坚信在相关部门强力支持和全国各省市的迅速驰援下,定能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让我们同舟共济,共抗疫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