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易经》和《道德经》这两本奇书,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还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似乎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先来看相同点:
《易经》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孔子在《易传》中也讲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里的两仪即为阴阳。《道德经》上则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经无极还是无级,冲气以为和。”都反复在讲阴阳。
《易经》认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伏羲氏认为宇宙始于混沌的无极状态,与道论中阴阳相互作用一脉相承。
《易经》中讲:“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鸣谦,上用行师征异国;君子暴变,小人革面。”老子则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莫大于轻敌,故抗兵相若,衰兵胜矣。”二者都强调了凡事要有度,不可过,否则物极必反。
《周易》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以圣人之德,居天子之位,故万人观而乐之。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道德经》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故能成其私。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君王和领导的管理御用之术,在两本书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下面来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前者属于儒家思想,后者属于道家思想。
《易经》强调运动的重要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运动起来的东西才是健康的,利于发展的。但并非否定静,“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可见,动静各有作用,相辅相成。
老子则更多的是强调静虚的状态易经无极还是无级,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并非是消极的思想,很多人没有读懂老子这种以退为进的大智慧。
《周易》中说:“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还有:“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而《道德经》则多次出现圣人,比如:“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故能成其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当然,两种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远远不止上述内容,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广大朋友留言,交流讨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下一篇: (每日一题)伏羲怎么看世界?——乾三连
上一篇: 风水堂:《易经》是部什么样的书